党建科学化的核心与关键
发布日期:2009-12-22
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其首要的问题,就是界定所谓科学化的要义,并基于科学化的本质,在“党的建设”这样的一个宏大体系中,找准科学化的核心领域和关键问题。 党的建设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度设计及其操作的问题。将党建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来看,所谓科学化应有四个方面的要义。 一是“求真”。即要探寻并遵循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性是科学化的本质。党的建设规律包括了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规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是否能够在党的一系列原则、制度、程序和方法方面发挥着作用,是体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标准。 二是“逻辑性”。所谓科学化的问题,一定是符合思想逻辑、思维逻辑以及行动逻辑的问题。譬如说,根据事物发展的逻辑,所谓科学化的事物,一定具有持续性、重复性的特征,存在着客观的因果逻辑关系,并且可以用同样的事实和逻辑推演出可以预期的结果。 三是“推验性”。符合科学原则的事物表明,建立在对已有理论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能够预测和检验问题。既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评估检验,又能够对未来的走向和发展作出预期。 四是“规范性”。科学化的特征还表明,人们可以运用一定的规范和程式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关于科学化的一般分析,本人认为,所谓党建科学化问题的核心领域和关键问题,涉及到党的建设的价值与目标、组织与设计、政党内部管理、政党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和设计的重大课题。 具体而言,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党建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指导科学化的组织与制度设计,推动科学化的政党内部管理,以达成党建科学化的根本宗旨,即不断维系并提升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度、广泛的社会认同。为此,笔者认为,抓住以下这些核心领域和关键问题,当能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真谛与要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 第一,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需要我们提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党建科学化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根据党建科学化的要求,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这些理论在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的形态和发展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党在执政时期的党建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以及这些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政治统治的一般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特别是一党执政的规律;研究党与国家、党与政府、党与社会、执政党与其他政党、党与人民的关系等。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进行执政党的理论建构,是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我们提出一套政党结构及其相关的政治结构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提炼这种组织与制度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规律,为党的发展和党执政治国提供一般组织与制度安排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能够认真地从政治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问题。邓小平在1980年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揭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并相应地提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特别是提出了制度对于一个党以及一个国家来说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问题的著名思想。邓小平的分析和主张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党建科学化的角度出发,我们要研究政党与政府的组织、组织结构原理以及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要研究执政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及其相关性问题;要从宏观的和微观的视角研究执政党与政府的结构与功能问题;更需要研究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及运行结构问题。仅举非常具有现实性的问题来说,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在哪一个组织体系中都存在一个党的结构与行政结构并存的“二元领导体制结构”问题。但是,我们不就宏观的视角而仅在微观层面上,党的组织与行政组织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划分,迄今为止并没有搞清楚。另一方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组织原理,党的组织体系实行委员会制度,而行政体系实行首长负责制。而这两种体制结构又往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两种不同的体制原理实际上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从科学化的要求出发,对党的组织和行政组织进行必要的功能划分以及必要的组织设计和制度设计,是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也是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党建科学化有必要提出“政党管理”的概念。从组织学和相关学科的视角,设计一套政党内部管理的价值、原则、制度、程序、办法等等,以期提高政党管理的有效性。内部管理是外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有效执政治国这个对外的管理功能,首先必须解决内部管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获得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执政业绩,但是同时,党的内部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就有必要审视党长期以来的政党运作和管理的“运动式”的“习惯动作”,按照科学化的要求,提出政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取向,以期破解多年来政党管理的有效性问题。 第四,党建科学化还有必要提出一套政党形象塑造的理念、战略和策略,探寻提升执政党形象构建的价值基础和方法论路径,并以此来奠定并不断提升执政党的社会认同基础。社会认同是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生存、发展的根脉所在,社会认同时常表现为社会对政党形象的评价和社会接纳。应该说,社会认同是党建科学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党得以有效执政治国的基础和前提,从而是党建科学化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用什么东西可以衡量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衡量我们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程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就是党是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接纳,即是否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同。有了这种广泛的支持和赞同,党执政治国的效率就高,执政治国的成本就相应降低。这种广泛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党的制度和政策,取决于党执政治国的有效业绩,同时也取决于党的形象塑造和形象展示。 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政治原则,可以认为,党建科学化问题的提出,是党坚持科学执政的一个重要部署。鉴于我们国家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党政结构,要推进科学执政的实际进程,首先需要切实地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使科学化真正成为我们党自身建设以及执政治国的首要的、基本的准则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