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职岗位上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这一职责,人们通俗地称之为“干事”。如何干事,体现态度作风,也体现能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做到干净干事、干事干净,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
干净干事,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清正廉洁的态度和作风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干净干事是领导干部干成事、干好事的基础和前提。古语云:“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秉公执政、清正廉洁,办事就会光明磊落,就能脚下站得稳、腰杆挺得直、说话有底气,在群众中威信高,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干成事、干好事奠定坚实基础。反之,如果一事当前,先盘算自己的“小九九”,先想到自己如何从中捞好处、得便宜;或者借机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就会放弃办事原则、扭曲办事程序,导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干事干净,就是干事干脆利索、有始有终,不拖泥带水或虎头蛇尾。干事干净是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干工作应以“干净”为出发点和重要目标,言必信、行必果,对自己分内的事做到一竿子插到底,不半途而废,不留后患和遗憾。从很大程度上说,干事“不干净”,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或有始无终、有头无尾,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失职。
干净干事与干事干净密切联系、相互促进。领导干部有“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于山”的意识,干事出以公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事情往往能干得干净漂亮,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相反,那些私心和贪欲太重,一门心思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身上“不干不净”的干部,其所干的事也很难保证干净,常常会存在诸多漏洞和隐患。现实已经表明,在形形色色的“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背后,往往有一批大搞权钱交易、偷工减料、损公肥私的腐败干部。
对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来说,干净干事与干事干净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只干净、不干事不行,只干事、不干净也不行。经济上、作风上没有问题但干事浮皮潦草、优柔寡断,这样的干部可能是一个“清官”,但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干部;做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干出了一番不小的政绩,但在经济上、作风上却过不了关,这样的干部也只能被“一票否决”。
将干净干事与干事干净有机统一起来,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平常之心、平淡之欲、平实之风,对个人的地位、名利等看淡些,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更不拿原则做交易,绝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同时,努力培养当断则断、勇于担当的魄力,作决策、干工作不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树立效率意识、精品意识,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做到事前周密计划、事中精心实施、事后严格检查,兢兢业业、善始善终,多出合格品特别是多出精品,尽最大努力不出或少出次品、残品,以扎实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