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如何才能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这有赖于我们有效破解十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即需要切实推动“十大转变”,分别是:
第一个转变:由“软”变“硬”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很多人包括实践一线主抓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看来,是一个软任务,工作起来不够硬气。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已有察觉,所以提出要把“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相应采取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实际上,就是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打造成“党委一把手重点工程”。另一个是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学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与评先评优和选人用人挂钩,扩大比例,增加权重。这实际上是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确立了一个“硬杠杠”。
第二个转变:由“虚”变“实”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同样被认为是一项虚功,不那么实在。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已有察觉,所以提出“虚功”更要“实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实做和做实,需要重点考虑这样三点:一是要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带着问题学,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二是策划和组织开展一些实体性活动,把学习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当中。三是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讲,要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明确分工,定人定责。这样一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立在一个务实可靠的基点上了。
第三个转变:由“松”变“紧”
正是由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被人认为是任务软、工作虚,所以在日常管理上就比较松,抓得不够紧。难怪有人开玩笑地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像风又像雨,一阵一阵的,有一搭没一搭的。改变这种局面也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不论是主管主抓,还是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必须落实责任。不然就要问责。二是在实践以与先进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包括紧凑)工作流程,阶段工作的衔接,压缩空间,减少漏洞。三是加强工作进度的检测、调度和督导,强化一定的“紧张”气氛,克服松散弊病。
第四个转变:由“宽”变“严”
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松”的问题相伴而存的问题就是要求上比较“宽”,有的就是“宽大无边”、“宽松失度”。与抓得不紧同样突出的问题就是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尤其是标准不高这个核心问题,是抓得不紧、要求不严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也是弱化责任的“罪魁祸首”。所以,首先就要提高工作标准。确定了这样一个高标准,再去与实际工作落实情况对照,才能发现问题、找到差距,也才能就病开方、对症下药。然后就是严格要求,推动责任的落实以及采取必要的责任追求。高标准和严要求下还可以开展竞赛活动,进而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那样一种局面。
第五个转变:由“潜”变“显”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从教育学角度讲,是一项素质工程。所以很多单位也提“抓学习、提素质”的口号,这是不错的。正如国民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一样,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下,可以通过考试和成绩单来检验评价学习的效果。实践证明,应试教育的弊病很多。所以现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模式,而这种新的理念和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直接鉴定和量化考核。毕竟学习练就和比拼的是一种基本内功,不论是过程还是效果,都是潜在的。再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从两方面探索:一是引入目标管理的机制。即研究制定一些比较明确可以把握的目标,通过明确目标的逐步实现,让活动凸显出来。二是在完善考核指标和办法下功夫,探索建立一套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相适应、相符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六个转变:由“死”变“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就是“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探究其根源,还在于缺乏竞争。因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具体要求,所以各地区各单位基本上是各干各的,没有比较。所以,要让这项工作活起来,有点生机,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要搞一些横向的比较和竞赛活动。同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平竞争的问题,要有这样一种机制,使得各个地区和单位,不论大小强弱,都可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其中采取做功检验法就一个比较客观公平的办法,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值、付出与回报之比值。否则,竞争就没有什么可比性,就挫伤或扼杀弱小地区和单位的积极性了。
第七个转变:由“旧”变“新”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没有生机和活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观念和形式太陈旧,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对人们没有新鲜感、吸引力和启发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人。但首先得抓住人。怎么抓?就是要有所创新,给人以新鲜感、吸引力和启发性。因此要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要为创新者创设机会、创建平台、创造条件。现实中不是没有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很多时候是我们主抓主管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引起重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从舆论上特别是机制上加以引导,在党员干部当中形成崇尚创新的导向和风气。而且要从考核评价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度,让大家看到和让创新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第八个转变:由“浅”变“深”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表面化的东西比较多,深层次的东西比较少。有的就是浅尝辄止,走了过场、流于形式。其中的原因:有的是学习与思考脱节,只注重一般性地学习知识,没有深入的理性思考环节,所以就学不深、学不透。有的是学习不能因地制宜,上下一样粗,不能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有的是学习不触及问题,不能够学以致用,即通过学习来化解突出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本来,学习就是由“学”和“习”两个方面组成的。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习,就是我们讲的练习、实践,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必须注重学思、学实、学用三个层面的结合。
第九个转变:由“短”变“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深入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有些地区和单位把这项工作“短期化”,认为是搞一阵子而已,没有认识到它的长期性。我们常讲,学习是永恒的课题,也是长期的任务。但是具体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有人就烦了“近视眼”、“短期化”的毛病,没有长远打算,往往更容易滑向“急功近利”。这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就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这个意义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就是启示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有一个全局的长期的规划,要统筹协调推进。毕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能够“一触而就”的。
第十个转变:由“子”变“局”
古人讲,善弈棋者谋局,不善棋者谋子。讲得就是棋局与棋子的关系。话说回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归根结底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大棋局中一个重要棋子,这就是它的身份和地位。所以,谋划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项工作,不仅要从自身角度看,也要从全局角度审视和把握。尤其是要立足于五年规划的硬性的大盘子,进一步确定自身的定位和地位,包括比例和权重。同时,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其他工作比如创先争优活动等的关系协调(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所必须的时间、空间和投入,而不至于被“挤占”和“压迫”。这是这项工作专属性、独特性的基本依据,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正本清源的意义所在。
总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远不止上述十个方面,但从目前来看,以及笔者所观察和思考到的主要就是这些。可以预计,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直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上一层楼,成效更显著,群众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