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是群众的党,党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工作。近日,《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出版,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学习材料。党的理论工作担负着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任务,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加强群众工作,需要理论工作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用理论启发群众,理论是唤起群众的号角,是引领群众的灯塔。
以科学的理论启发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理论工作的首要任务。革命战争的年代,一本薄薄的《大众哲学》,启迪了多少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奔赴革命圣地;全面抗战开始的关头,一篇《论持久战》,廓清了多少爱国群众心头悲观的迷雾,坚定了战胜强敌的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维与实践的智慧之花,是一切劳动群众真正的自己的理论,是彻底的革命的理论。它启发人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与解放而自觉奋斗,它凝聚人民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团结一心。
启发群众,需要理论自身的彻底性创造性。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科学理论必须真正揭示和帮助群众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帮助群众认清纷乱现象背后的本质。当今世界或隐蔽或公开的各种竞争与战争——制度之争、价值之争、软实力之争、话语之争、网络之争、货币金融之争,在其背后和深层也都隐含着以理论为核心的思想之战。面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国家之间的思想战,理论工作者要不败下阵来,就要有深入扎实的理论研究,就要真正掌握理论的制高点,就要运用和创新自己的理论武器。有理论的创造力与战斗力,才会有对群众的说服力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不应该遭遇冷落而应该得到磨砺,不应遗忘生锈而应展示它的锐利锋芒。
启发群众,需要理论直面矛盾的针对性精准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理论首先是要剖析矛盾,抓住真正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群众的思想困惑多种多样,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那么多的怎么看、怎么办,怎样说服、怎样解答?要有敢于直面的勇气,也要有善于剖析的智慧,才能说到心坎上,深入根源处,抓住关节点,才能让群众脑子清醒,心里亮堂。
让理论服务群众,理论是服务群众的工具,是造福群众的方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理论工作者应当牢记,最根本的立场是群众立场,最根本的观点是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方法是群众路线的方法。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才能体现理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使理论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尊重。
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脱离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不只是停留在“解释世界”,而是要更进一步,致力于“改变世界”。仅仅解释世界意味着对现存与既得的肯定和维护,改变世界则意味着对现实状况与问题的否定,以及对未来利益和理想的努力争取和奋斗。它决不是对群众利益与疾苦漠不关心的玄奥体系。正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
理论服务群众,根本的就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实践,就是要为群众实现切身利益、共享发展成果而呐喊、而斗争。理论抛开群众的利益,群众也会把这种理论抛弃。不要责怪群众冷淡理论,而要问问理论是否发挥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否发挥了对群众利益的服务作用,是否切实做到了“为群众说话、为群众谋利”。服务于群众的所思所虑所谋,推动满足群众的实际利益要求,理论才能有吸引力感召力。
要发挥理论对群众利益的立言和辩护作用。理论要对群众争取自己利益的实践进行理论论证和支持,对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要求进行理论引导和疏导。要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的根本利益的关系。
要发挥理论对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思想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核心。忘记了服务群众,思想理论就丧失了引导力和领导权。理论决不只是政策的阐释工具,更是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规范,必须体现到指导实际工作部门和工作者的决策与实践,把理论对长远战略和根本利益的蓝图规划,转化为真正谋取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
要发挥理论对违背群众利益的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作用。当理论与现实发生背离,理论既要发挥其解释现实的作用,更要在批判中推动改变现实。对违背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的社会现象和行为,要旗帜鲜明地予以理论的剖析和批判。对形形色色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全盘西化的思潮、“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应当站在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深刻揭露其损害广大群众的本质。
把理论交给群众,理论是群众改造世界的法宝,是群众实践斗争的武器。
理论从群众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交给群众,让他们自己用这一“显微镜”和“望远镜”去观察世界与社会,用这一“手术刀”和“原子弹”去推动历史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命运。
把理论交给群众,就是让理论走进群众、融入群众。理论不应是理论工作者私藏的秘器,而是应当交到群众手中的文明传承的瑰宝;不应是象牙塔和书斋中高高在上、敬而远之的供品,而应该走向大众,化为群众喜闻乐见、营养丰富的食品。那来自于群众、为了群众的科学理论,是质朴的、直白的、赤诚的、散发着汗味与草香的,是群众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的至简之道和至实之理,决不是高深奥妙、晦涩莫明的概念与推演。
我们讲理论大众化,不只是以理论化大众,更是把理论自身化为大众的理论思维,化为民族的理论素养,化为群众的理性精神。恩格斯强调:“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思想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精神的财富才是根本的财富。轻视理论者可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却终将遭致重大的失败。一个不重视思想理论的民族,一个丧失理论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民族,即使拥有庞大的物质财富,也不过是失去灵魂的泥足巨人,终不免瓜分豆剖,一朝覆亡;一个有着深厚科学理论素养的民族,即使遭到物质基础的巨大毁灭,也必将迅速重新站立,走向强大。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多么需要多一些真正的理论创造,人民群众多么盼望多一些真正解渴的理论清泉,多一些有真正营养的思想食粮!只有通过我们的理论产品、理论成果,把科学理论包涵的辩证、战略、创新的思维与精神,熔铸成和内蕴为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自觉意识,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智慧的民族。
把理论交给群众,就是让群众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科学的理论,也不会有科学的实践。群众掌握了它,就有了智慧和勇气,就有了信念与信心。历史与现实都反复证明,理论一旦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将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威力!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前夜,中国人苦苦求索,却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改变了面貌,中国改换了方向,革命终于从屡战屡败走向了胜利。鲁迅先生后期在文化与思想领域掷出的一支支匕首与投枪,正是有了与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而更增添了它的犀利与穿透力。钱学森等科学家在科学世界的探索与创造,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运用,而才有了崭新的境界与视野。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这是何等的自豪自信!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在怎样地呼唤、又该怎样地树立中华民族的理论自觉、自信与自强?掌握了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中国人民,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代表了世界的先进文化,理应也必将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