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官方ap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党的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
    发布日期:2011-05-17

        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我们看到,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其执政的核心理念,高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将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根本追求。
      一、党的理论创新以勇于探索为基本价值取向。建党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党始终以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并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新胜利。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既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党明确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改革开放事业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
      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实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总纲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回顾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推进并呼唤着理论创新,而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中国事业的不断前进。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于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二、党的理论创新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取向。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美德,也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需要全党的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愿研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背离了理论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的原动力。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党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畏风险,拨乱反正,勇于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
      理论创新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事业,它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理论创新者的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实际效果。理论创新者一定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不辜负党和人民托付的重大责任为理论创新的前提。
      三、党的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为根本价值取向。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道路。与时俱进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之中,是党90年理论创新之魂。 “时”是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实际;“进”是发展和创新。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决定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魅力所在。回顾90年党的历史,我们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既有因发展创新而辉煌的经验,也有因僵化教条而导致的惨痛教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从党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因此,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
      四、党的理论创新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价值目的,必然是为了造福人民。9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展开,以谋取人民幸福为根本价值目标。从毛泽东提出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再到江泽民的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准确全面的论述。 “以人为本”,正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解放人、依靠人、塑造人、关心人、尊重人和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价值满足,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自觉。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全面性的新特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是为人的幸福作为价值目标指向的实践运用。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