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官方ap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为加速发展构建高素质干部队伍
    发布日期:2011-11-0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当前,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化认识
      首先,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的需要。正确的政治路线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作保证,组织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干部问题。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正是由于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久经考验、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才最终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党已经胜利完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有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有了根本保证。但是,我们党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还必须继续下大力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也无论国内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党和国家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要。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综合国力也将得到极大提高。这是我国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新的伟大工程。这个理想能否变成现实,决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而是要依靠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其中尤其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三,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基本路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路线。不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党为了找到这条正确的路线,一直探索了几十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只有及时选拔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充分发挥领导骨干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四,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这是百年大计。只有把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办好了,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第五,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政绩观,老老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实践表明,只有大力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政治表现与业务成绩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实绩是一个干部德、能、勤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干部德才的主要依据。但是,考核、评价一个干部的实绩,又必须与考核一个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有机而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德与才、勤与绩、廉政与勤政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注意一个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表现,只看到他在某一些方面的“业绩”,便予以肯定,甚至加以提拔重用,那样势必使我们的干部考评工作失去正确的方向。回顾历史,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而惨重的,必须牢牢吸取。
      二是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不可偏废,更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干部的实绩,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业绩,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强调或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妥当的。比如,考核、评价一个党务干部,我们既要考察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做的工作,又要注意考察其所做工作是否积极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如果把实绩片面地理解为物质上的体现,就会把干部引向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甚至放弃精神文明建设,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三是要处理好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一个干部能否取得工作实绩,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主观努力取得的,但是客观环境的好坏对其实绩的取得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考察干部实绩,既要了解其主观努力的程度,又要了解客观环境对其实绩的影响,决不能为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对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务实、努力工作,虽然在短时期内尚未做出显著业绩的干部,不能轻易加以否定,尤其对那些事业心很强而又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更不能用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作结论。
      四是要处理好个人作用与群体力量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活动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集体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持。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必须弄清个人在集体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恰如其分地评估本人的实绩,既不能把集体的功劳完全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群众的发明创造说成某个领导者的功劳;在强调集体、群众的实践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干部个人在其中的积极作用,更不能抹煞他的工作实绩。
      五是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实践表明,一个干部要想取得一时的实绩并不难,而难的是既注意当前利益,更考虑长远目标的实现。譬如,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不顾长远利益,搞“短期行为”,都可能取得表面的或一时的显赫成绩。但这种成绩越大,也许对整个事业的发展危害也可能越大。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一定要坚持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既看他们工作的现实成绩,又看他们对长远工作的目标奠定的良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让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