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夯实信仰基础、感情基础和实践基础,永远保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良好精神状态。
所谓“精神懈怠”,就是一个人、一个党信念动摇,意志衰退,思想空虚,得过且过,呈现出松懈、自满、无为的精神状态。早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清醒地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此,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六十二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将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四个危险”之首,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现实生活中,精神懈怠的危险确实已经显现,具体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上求稳怕变,失去了开拓创新的胆识和勇气;一些党员干部缺乏艰苦创业的意志,得过且过、无所作为,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这种精神状态严重销蚀党员干部促改革、谋发展的斗志和锐气,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化解精神懈怠危险,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夯实化解精神懈怠危险的信仰基础。理论上成熟,才有信仰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与时俱进,与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要加强宗旨观念教育,夯实化解精神懈怠危险的感情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员干部化解精神懈怠危险的感情基础。所以,在实践中,要不断强化宗旨观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勤勤恳恳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三是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夯实化解精神懈怠危险的实践基础。切实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肩负起使命、承担起责任,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自身实际行动化解精神懈怠危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