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官方ap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当下意义
    发布日期:2012-01-09

      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凝聚力所内含的国家意识与国家责任贯穿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中,使不同群体在处理社会思想与行为的冲突和矛盾时容易形成共识、服从大局。
      国家凝聚力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我国历史上,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都是国家凝聚力空前强大的时期。世界历史上,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匈帝国、大英帝国等著名帝国称霸世界的时期,也是其国家凝聚力达到巅峰的时期;而这些不可一世的帝国们走向没落,也是从国家凝聚力丧失开始的。我国能够排除世界不利形势的干扰,实现连续30年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凝聚力也是不可想象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国家要发展要振兴,要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增强国家凝聚力。
      国家凝聚力是克服危机的动力源
      国家作为多种利益群体的聚合体,国家凝聚力具有力量聚合功能。国家利用国家凝聚力化解矛盾、统一目标、集合力量,达到推动国家发展的目的。国家通过满足社会成员的理想、欲望等多种需求,把对不同群体的吸引力渗透到每个个体,使个体产生一种对国家的向心力。在面临内外压力时,国家凝聚力则具有定向转化功能。强大的国家凝聚力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利的环境和形势,使自己的国家加快发展,也可以把不利的形势及内外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凝聚力,不仅受制于内外压力不能自拔,即使面对好的环境与形势也会因国家缺乏统一的意志和力量而丧失发展与振兴的机遇。
      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突出,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相互角逐。国家强了,人民富了,国家凝聚力反而弱了。许多经济学家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规律性解释,这种现象是由于人均经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所出现的矛盾凸显期;但从凝聚力学的角度解释,是人以往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新的需要开始形成时所出现的利益分化造成的国家凝聚力周期性起伏变化。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权如果处理不好新的矛盾,就会形成国家凝聚力的弱化期,这个时期也是对国家政权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检验与考验时期。
      2011年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的动荡现象,虽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矛盾根源不同,但也是国家对不同群体利益矛盾调整不力、国家凝聚力对民众的影响下降造成的。所以在经济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各国要真正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就要形成统一力量,强化国家凝聚力,这才是战胜经济危机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前提。
      国家凝聚力是文化融合的黏合剂
      多元文化的存在是现代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多元文化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如果出现泛化和冲突,则可能造成人们的思维混乱和社会无序。因此,现代国家无论其社会性质如何,都必然存在多元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也同样存在着代表国家意志的主流文化与其他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主导与被主导的问题。这种文化融合过程中,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是由国家凝聚力的强弱所决定的。当国家凝聚力十分强大时,社会不同群体自觉接受主流文化的融合,主流文化就对非主流文化的主导性越强、影响力越大;当国家缺乏凝聚力时,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冲突增加,文化融合出现困难,甚至可能形成冲突。
      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不仅可以主导和影响本国的非主流文化,而且随着国家凝聚力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也会影响其他国家的主流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与竞争的今天,哪一个国家主流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中保留较多的本国文化元素、能够赢得主导权,与国家凝聚力的强弱有着直接因果关系。
      国家凝聚力是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世界历史表明,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在动乱和一盘散沙中实现发展与崛起的。这说明建立和保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对任何国家的发展与崛起都至关重要,但是我们要建立和保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是离不开国家凝聚力发挥的促进功能的。国家凝聚力是国家目标意志统一条件下的吸引聚合力量,当它作用在不同群体时,能够发挥力量聚合作用;当它作用在国家成员时,能够激发为国争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它作用在国内人民内部矛盾的各方时,能够在意志和目标共鸣中促进矛盾得到化解。国家凝聚力之所以有如此作用,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凝聚力所内含的国家意识与国家责任贯穿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中,使不同群体在处理社会思想与行为的冲突和矛盾时容易形成共识、服从大局。
      当然,这种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是在国家凝聚力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国家成员在国家满足了其精神、物质、政治和文化等诸多需求,产生了对国家的向心力,然后才具备的。发挥国家凝聚力对国家实现稳定与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功能,不能离开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主题,必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才会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发展动力和国家凝聚力;企图越过这个基础,通过单纯说教来让人民产生国家凝聚力的想法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人民群众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的培养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