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迟宝荣和其他12位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的提案。委员们认为,社会公德大面积缺失首先源于政府诚信的缺失。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缺少道德维度,全民承受的代价将最大化。然而,现实很残酷,不文明、缺公德的“世象”可谓屡见不鲜,甚至让人见怪不怪,比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传播垃圾短信和邮件等等,以致于有人痛心疾首地感慨,国人的社会公德已经大面积缺失。
剖析国人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固然绕不开众所周知的“劣根性”问题,但更为关键的,恐怕还是委员们所说的“政府诚信的缺失”。既然找到了“病根”,那要想化解诚信危机、提升社会公德、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理应“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强力打造诚信政府,树立和维护良好政府形象。
实际上,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诚实守信这一社会公德在行政领域的重要体现,不仅事关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每个企业和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如果连政府诚信这个“第一诚信”都千疮百孔,那整个信用大厦必将风雨飘摇乃至轰然坍塌,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更是无从谈起。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非但没有带头践行诚信、作出表率,反而不时走向反面,成了不讲文明和诚信的典型代表,给公众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口碑和印象。2009年6至7月,《小康》杂志对我国的“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公众最担心的是政府信用;有49%的人对政府、人际、公司三类的信用危机表示“都非常担心”,37.8%的人则更担心“政府”的信用危机;相较于2007年,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个百分点。
当下中国,政府必须成为社会公德的坚定维护者,更必须成为诚实守信的领路人和代言人,这既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是历史赋予的一种光荣使命。具体而言,首先必须把行政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的轨道,努力规避那些见不得人、摆不上台面的“人情因素”和权力过界行为;其次,将政府诚信建设推向更宽阔、更开放的体系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再次,对那些失信于民的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惩不怠,甚至实行“零容忍”。
古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政府诚信蔚然成风,整个社会的诚信和人们的社会公德离春天也就不远了。到这时,社会的文明水准和民众的幸福生活必将变得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