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官方ap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以直接联系群众实现密切联系群众
    发布日期:2012-04-1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的民主权利意识,特别是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此,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少数干部不仅没有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反而出现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不注意甚至不愿意做群众工作的现象。正是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省委在全省各级干部中部署开展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
      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各级干部打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础。正像以往所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一样,开展“四群”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不好,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干部长期疏于访民情、察民忧,既做不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当然就难以做到工作上依靠群众。要确保“四群”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立足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建立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推动各级干部自觉直接联系群众,并把直接联系群众体现到直接深入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直接造福群众的行动上。
      直接深入群众,使群众能够直接联系领导
      一些领导干部虽然也到农村、到工厂、到学校去,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直接深入群众。不少领导干部也去基层考察调研,但常常是前呼后拥,考察、调研的路线、时间、对象早已安排好,甚至“群众”怎样回答领导的问题都早已准备好。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是领导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而是群众回答领导提出的问题。如果被调研、被联系的“群众”是早已安排好的,领导干部自然就难以了解到群众中的真实情况。在这种场景下,想见领导的群众却见不到领导,被安排见到领导的群众讲的又往往是套话、官话。领导干部如此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虽然深入了,但不是直接深入。因为领导在这种场景下,所谓“深入”,是被动地“深入”,是被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中间环节安排的深入,而不是主动地“深入”,因此也就不可能直接深入群众。在不少地方,群众连县、乡这些基层领导都很难见到。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除了能在电视里见到市县领导,从来就没有见过他们的“父母官”。据说现在有的农村,农民们连村官都很少见得到了。可以说,一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直接深入群众实在是太少了。一些干部,已经很少有参加基层劳动的想法和行动。实践早已证明,干部到基层参加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与群众交流,有利于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有利于干部了解群众,有利于干部培养和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要直接联系群众,就必须直接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劳动,使群众能够直接联系领导干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到真话,看到实情。
      直接服务群众,使群众能够直接得到实惠
      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个最根本的政治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一切职责中最根本的职责。领导干部服务的对象,是他所直接领导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人。一些地方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与那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向人民群众负责,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只为少数人服务有直接关系。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于不顾,不时出现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言行。如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考虑后果而搞非法拆迁、非法征地、非法侵占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因为这些人早就淡漠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
      领导干部必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就要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就抓紧做、认真做,让群众满意信服;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就坚决抵制,让群众依赖支持。对于一切祸害人民群众的事,要敢抓敢管。如一些地方已经出现黑、黄、赌、毒泛滥的苗头,治安不良,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但有关的领导干部却始终拿不出好的方法措施来治理,让问题越积越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直接服务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群众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直接去为群众解决。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了群众的意见、呼声,就要帮群众切实解决问题。只有直接解决了群众想解决的问题,才是直接为群众服务。因此,直接服务群众,就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使群众直接得到问题解决后的实惠。
      直接造福群众,使群众能够直接感到幸福
      经济发展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了,蛋糕做大了,效率提高了,但社会矛盾增多了,贫富差距拉大了,不公平现象增多了,必然导致某些群众的幸福感降低。这些都对我们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幸福,切实办好顺民意、得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直接造福群众。少数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乱上项目,盲目招商引资,以侵占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为代价,这些行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公正平等的认可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领导干部应该避免讲空话、大话,要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直接造福群众。在改革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借改革之名降低群众福利、使部分群众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而幸福感降低的现象。直接造福群众,要直接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也使一部分群众的幸福感降低了。直接造福群众,要注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包括分配的公平正义,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要直接了解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尤其是要直接了解群众最怨的问题。群众的不平之气、怨恨之气多了,说明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维护好、实现好,也说明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没有做好。直接造福群众,要注重化解群众的不平之气、怨恨之气。没有怨恨,自然就有幸福。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