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官方ap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人民日报评论部:不怕麻烦才有良政
    发布日期:2015-05-27

    从某种意义上说,求共识就是“找麻烦”,但找来的是小麻烦,省去的是大麻烦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北京同仁堂门口的这副对联,许多人耳熟能详。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不怕麻烦”的古训,成就了同仁堂的百年老店。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制药治病和治国理政有着本质的相似,都要有一种“不怕麻烦”的精神。今天,治国理政面临着更多挑战:群众的诉求越来越丰富、决策的程序越来越严格、舆论的格局越来越多元、媒体的监督越来越细密……在这样的背景下,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更需要不畏辛劳的毅力和精耕细作的耐心。

      不可否认,“勤刷锅的媳妇打碗多”,不怕麻烦争取人心,常常意味着更多考验,于是有些人就当起了鸵鸟先生。有的认为搞协商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觉得听取不同意见会“弄乱人心”,不如自己说了算好;还有的认为现实事务车载斗量,要解决的矛盾层出不穷,花时间在统一思想上“不值得”,不如快刀斩乱麻,干起来再说。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心齐方能泰山移,天下哪有怕麻烦的政治?

      还有一种,就是依然抱有土皇帝思维,视不同意见为“麻烦”,拿自己意志当“共识”,不加区别地把反对与敌对画等号,不分青红皂白把人推向对立面;习惯于行政命令,该走的程序不走,该举行听证的走过场,简单粗暴、只求速效,甚至把法律规定当做绊脚石。其结果,不但难以形成共识,还会激化矛盾。这些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小事闹大、大事闹炸”,莫不与此有关。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换个角度来看,“麻烦”并非坏事。有些麻烦,是对权力行使的督促;有些麻烦,是改进工作的契机;有些麻烦,是构筑信任的材料。一些地方的拆迁之所以能够“拆出和谐”,一些公共事件之所以最后实现彼此和解,一些政务微博之所以赢得众声叫好,就在于有不怕麻烦的听证会、恳谈会,不辞辛劳的求沟通、交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求共识就是“找麻烦”,但找来的是小麻烦,省去的是大麻烦。

      领导干部要有担当。不怕麻烦本身就是一种担当。如果凝聚共识那么容易,要领导干部做什么?好团结的人才去团结,容易做的工作才去做,我们工作的含金量又体现在哪里?治国理政就要不怕麻烦,不怕麻烦才有良政,更不要说治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正因如此,越难的工作越要去做,一个干部的水平,就体现在调和鼎鼐、解决大事难事中;一个社会的共识,也是在“不怕麻烦”中累积起来的。

      身处一个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转型社会,在治国理政中最大限度增进共识,不能满足于做快餐,而是要慢工细活,会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虽然有些人说的话、提的意见有时听着不舒服,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要花时间,但只要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便说得尖锐一些,即便工作费时一些,我们要有这个胸襟和气度。别人的批评,正确的要听、要改正,不正确的要容、要引导,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拒人于千里之外。惟其如此,才能求得理解信任,求得真知良策。

      哲人说得好,不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借口;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方法。以“不怕麻烦”的精神去赢得民心,以舍我其谁的作为去开拓进取,我们一定能促进国家上下的良性互动、国民信心的不断提升,缔结万众一心的最大公约数。

XML 地图